低端被蚕食高端上不去 制造业订单加速向外流失
“随着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陷入“阶段性疲软”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升级,中国出口将会受到更大冲击。中国企业如何转型才能走好价值提升之路? ”
上半年,中国外贸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低端“被蚕食”、高端“上不去”的尴尬局面,尤其是低端加工制造业订单正在加速向外流失。
随着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陷入“阶段性疲软”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升级,中国出口将会受到更大冲击。中国企业如何转型才能走好价值提升之路?
低端制造业订单加速流失
海关总署公布的上半年进出口数据显示,1~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7036.7亿美元,其中出口8743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月单月出口增速为17.9%,连续3个月下滑,显示出口增长在外需放缓的形势下继续减速。
从主要发达经济体看,6月份美国失业率达9.2%,连续3个月上升,失业率的居高不下限制了美国民众的购买力。欧盟方面,债务危机仍未缓解,下半年情况不容乐观。这都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影响。
目前,受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成本上升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已经被削弱,不容忽视的“被替代”现象开始蔓延,低端加工制造业订单正在加速向外流失。
做滑雪服内胆及塑料制品的山东新世纪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广新向记者表示:“我们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做这行的工人越来越少,接单量也逐渐减少,很多欧美订单都转移到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其他国家去了。”
从事箱包、服装加工出口贸易的上海朋武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鹏也说:“预计将来服装、箱包类这种低端加工产品将加快向东南亚、非洲转移的步伐。”
刘鹏举例说:“比如孟加拉国,人工成本只有600~700元人民币一个月,我国至少需要2000元,只是当地现在受制于化工行业不够发达,原材料种类比 较单一,如果没有这个限制,孟加拉国在这个行业的竞争力超过我国。至少有20%的订单是这样流失的,因为我们接了也不赚钱。”
中国制 造业订单流失的现象被视为中国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中长期改变。深圳海纳因特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挺青就对记者表示:“现在出来打工的都是85后、90后,这 些年轻人宁愿去大城市端盘子也不愿在厂里干活儿。去年一个熟练工人的成本大概是每月2500元,今年已经增至3500元,还很难招到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吕博认为,未来中国制造业订单流失现象将越来越突出。
外贸转内销做起来不简单
议价能力下降,订单利润下滑令不少外贸企业转做内销。然而转内销并非那么简单,大部分内销企业都面临回款慢、要账难的问题。“做内销资金回款非常慢,至少要3个月才能回收资金。没有实力的公司拖不起,资金周转不过来。”范广新说。
上海欧际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兴康说:“国内企业的信誉不如国外好,欠款是常事,我的企业年产值2亿元人民币,现在已经有欠款1亿元,财务成本又这么高,拖欠一年我就损失5%。”
不仅回款慢,如何销售也是外贸企业转做内销摸索的方向。在业界看来,做外贸只要将服务做好就行,而做内销则更强调市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吕博指出,一般做外贸的企业,只要有订单就组织生产,从事简单加工,并不考虑销售情况如何、市场需求好坏,因此整体风险不大;而内销企业必须把握采购、 生产、加工、销售一系列环节,同时要关注国内外市场需求。在本就竞争激烈的内销市场中,这些毫无经验的外贸企业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困难非常大。
品牌和渠道,无疑是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的两大拦路虎。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多数企业的做法仅局限于在淘宝网上售卖。尽管走电子商务B2C的渠道比传统渠道省了很多成本,但几乎没有什么品牌和消费者忠诚度可言。
唯有提升才有出路
如今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外贸、内销“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站在十字路口,中国企业必须走价值提升之路,唯有加快结构转型才能冲破瓶颈。
相比于在中国开设旗舰店的国外产品芭比娃娃、Apple等可以发现,中国产品附加值不高,位于国际产业链的边缘。中国是世界工厂,但并不是世界级工厂。中国的产品形象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中小企业并非依靠技术创新,而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和数量竞争,缺少全球 式的品牌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国际视野,推出制造资本的国际化路线图,同时亟待推进钻、精、深、细的发展,提升企业品牌。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郁义鸿也认为,低成本、价格战、恶性竞争是中国制造业这些年走过来的主要路径,但是长远来看,压缩成本不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最具潜力、最具前景的一条路,相反价值创新——考虑投入更多的成本获得更高的附加值才是明智之道。
随着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陷入“阶段性疲软”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升级,中国出口将会受到更大冲击。中国企业如何转型才能走好价值提升之路?
低端制造业订单加速流失
海关总署公布的上半年进出口数据显示,1~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7036.7亿美元,其中出口8743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月单月出口增速为17.9%,连续3个月下滑,显示出口增长在外需放缓的形势下继续减速。
从主要发达经济体看,6月份美国失业率达9.2%,连续3个月上升,失业率的居高不下限制了美国民众的购买力。欧盟方面,债务危机仍未缓解,下半年情况不容乐观。这都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影响。
目前,受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成本上升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已经被削弱,不容忽视的“被替代”现象开始蔓延,低端加工制造业订单正在加速向外流失。
做滑雪服内胆及塑料制品的山东新世纪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广新向记者表示:“我们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做这行的工人越来越少,接单量也逐渐减少,很多欧美订单都转移到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其他国家去了。”
从事箱包、服装加工出口贸易的上海朋武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鹏也说:“预计将来服装、箱包类这种低端加工产品将加快向东南亚、非洲转移的步伐。”
刘鹏举例说:“比如孟加拉国,人工成本只有600~700元人民币一个月,我国至少需要2000元,只是当地现在受制于化工行业不够发达,原材料种类比 较单一,如果没有这个限制,孟加拉国在这个行业的竞争力超过我国。至少有20%的订单是这样流失的,因为我们接了也不赚钱。”
中国制 造业订单流失的现象被视为中国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中长期改变。深圳海纳因特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挺青就对记者表示:“现在出来打工的都是85后、90后,这 些年轻人宁愿去大城市端盘子也不愿在厂里干活儿。去年一个熟练工人的成本大概是每月2500元,今年已经增至3500元,还很难招到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吕博认为,未来中国制造业订单流失现象将越来越突出。
外贸转内销做起来不简单
议价能力下降,订单利润下滑令不少外贸企业转做内销。然而转内销并非那么简单,大部分内销企业都面临回款慢、要账难的问题。“做内销资金回款非常慢,至少要3个月才能回收资金。没有实力的公司拖不起,资金周转不过来。”范广新说。
上海欧际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兴康说:“国内企业的信誉不如国外好,欠款是常事,我的企业年产值2亿元人民币,现在已经有欠款1亿元,财务成本又这么高,拖欠一年我就损失5%。”
不仅回款慢,如何销售也是外贸企业转做内销摸索的方向。在业界看来,做外贸只要将服务做好就行,而做内销则更强调市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吕博指出,一般做外贸的企业,只要有订单就组织生产,从事简单加工,并不考虑销售情况如何、市场需求好坏,因此整体风险不大;而内销企业必须把握采购、 生产、加工、销售一系列环节,同时要关注国内外市场需求。在本就竞争激烈的内销市场中,这些毫无经验的外贸企业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困难非常大。
品牌和渠道,无疑是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的两大拦路虎。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多数企业的做法仅局限于在淘宝网上售卖。尽管走电子商务B2C的渠道比传统渠道省了很多成本,但几乎没有什么品牌和消费者忠诚度可言。
唯有提升才有出路
如今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外贸、内销“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站在十字路口,中国企业必须走价值提升之路,唯有加快结构转型才能冲破瓶颈。
相比于在中国开设旗舰店的国外产品芭比娃娃、Apple等可以发现,中国产品附加值不高,位于国际产业链的边缘。中国是世界工厂,但并不是世界级工厂。中国的产品形象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中小企业并非依靠技术创新,而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和数量竞争,缺少全球 式的品牌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国际视野,推出制造资本的国际化路线图,同时亟待推进钻、精、深、细的发展,提升企业品牌。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郁义鸿也认为,低成本、价格战、恶性竞争是中国制造业这些年走过来的主要路径,但是长远来看,压缩成本不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最具潜力、最具前景的一条路,相反价值创新——考虑投入更多的成本获得更高的附加值才是明智之道。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建议,要引导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走向联合。只有走向联合,形成力量才可以做到品牌升级、产品质量升级,升级之后具备实力
才可能转型。“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可以资本、品牌甚至销售渠道整合这个产业集群里面的中小企业,哪怕不能成为航空母舰,也要打造成一个巨人企业。”
(新华社)
2011年7月22日 00:00
ꄘ0